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甲秀樓在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樓毀重建,改名“來鳳閣”。清代甲秀樓多次重修,并恢復原名。現存建筑是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的。樓上下三層,白石為欄,層層收進,由橋面至樓頂高約20米。南明河從樓前流過,匯為涵碧潭。樓側由石拱“浮玉橋”連接兩岸,橋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現已拆除。甲秀樓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實相符,堪稱甲秀。
花溪區轄貴筑街道辦事處、清溪街道辦事處、溪北街道辦事處、青巖鎮、石板鎮、久安鄉、麥坪鄉、燕樓鄉、黨武鄉、高坡苗族鄉、湖潮苗族布依族鄉、孟關苗族布依族鄉、黔陶布依族苗族鄉、馬鈴布依族苗族鄉、小碧布依族苗族鄉共15個街道辦事處鄉鎮,165個行政村,1044個村民組,17個社區居委會。
弘福寺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西北的黔靈山上,距市中心約1.5公里。為赤松和尚(1634-1706年)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創建。赤松,俗姓韓,法名道領,號赤松。其先由浙遷長沙,經潼川,后隨父定居貴陽。赤松少習儒,性嗜佛,20歲長齊剃度,遍參高僧,頓悟佛旨;35歲在貴陽白云寺閉門修學,三年出關,名揚全省,僧俗共仰。赤祖為求靜修之地,遍游貴陽諸山。在
貴州鎮遠天后宮天后宮建筑年代比較晚,但其工藝精美。特別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正殿重檐翹角和屋脊上,都是鳳在上而龍在下,可見該建筑年代在慈禧當政時期。天后宮位于府城西門,今新中街。北靠石屏山,南臨舞陽河,近百級臺階延伸到河岸碼頭,是古碼頭石階最多最陡的一處。由碼頭、山門、正殿、廂房前廊、耳房、及膳房等組成,現存建筑正殿及抱廈分別為清同治十二年與光緒三年由福建籍人捐資重建。
貴州省級風景名勝區-貴陽紫江地縫生態旅游區,紫江地縫(又名小南江)生態旅游區可謂貴州風景名勝區的瑰寶,位于開陽縣龍崗鎮境內,距開陽縣城47公里,距貴陽市區60余公里,全境面積38.37平方公里。在現已開發的9公里地縫中,清澈迷人的紫江似一條玉帶飄然而過;上億年地殼變遷形成的高達200-300米的奇峰、絕壁、懸瀑、地下噴泉、間隙泉灑落其間.
文昌閣,位于貴陽城區東隅,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占地1200平方米,以設計巧妙、結構獨特而著名,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道教廟宇。在貴州省貴陽市東門月城上。始建于明代萬歷三十七年 1609),清代康熙八年(1669)重修,雍正、乾隆、嘉慶、道光時均有維修和擴建。該閣是一座九角三層寶塔形建筑,兩邊設有配殿,前為聯結配殿的齋房,平面布局成四合院形。
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是2004年10月通過貴陽市泛珠江三角洲招商引資的項目,由云南銀利達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項目位于川黔鐵路邊及貴遵、貴畢兩條高速公路交匯處的扎佐林場內,距貴陽僅35公里,占地面積5000畝(租賃期50年),總投資1.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1億元,其中自籌資金8000余萬元),是貴陽市人民政府森林生態旅游開發重點項目,也是貴州省級景陽森林公園規劃區內主題項目之一。
清龍河在貴陽以北60多公里,流經開陽縣的禾豐布依族與苗族鄉境內。清龍河的景色充滿天然野趣,毫不做作的田園風光中點綴著“小橋流水人家”。清龍河漂流,在王車咚咚塘起漂。皮艇順流而下,一路上,飽覽原野風光、布依族的風情和感受激流沖浪帶來的驚喜……。漂程長18里水路,經過18個布依寨子,當你看見那叫外婆橋的長長的木橋時,便到了終點――河灣鳳凰寨。
河濱公園位于貴陽市中心西南部,瑞金南路31號,有幾十路公交車直接到達,交通極為便利。公園內有楠園、竹屋、竹廊、竹亭、竹籬笆等園中園,置身園中,可以濃濃的感到真正的山村野趣,不愧為鬧市中的一片幽靜的自然樂土,是游人品茗對弈、垂釣游泳、賞玩休憩的好去處。每當夕陽西下,住在附近的苗族、布依族老人悠閑的閑聊、溜鳥或對唱山歌,構成公園內的一道風景,一種獨特風情。